念好版权输出这本经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一直坚持“专业出版、特色出版、创新出版、双效出版”的出版理念,自建社以来共出版少儿读物万余种,发行量达10亿多册。而川少社始终将版权输出作为版权贸易工作的重点。

    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深化“走出去”战略后,川少社进一步加大版权输出力度。截至目前,已成功向日本、新加坡、越南、泰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输出图书共计205本,输出品种门类齐全,涉足少儿出版的各个领域:文学、教育、手工、低幼启蒙、益智游戏及绘本。2011年,已经实现58册图书的版权输出,在四川出版集团下属11家出版社中名列前茅,遥遥领先。究竟川少社是怎样进行版权输出的,在输出中又遇到了哪些难题,《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建平。

    换位思考进入良性循环

    据王建平介绍,川少社近几年的版权输出之所以能够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该社对版权输出工作进行了系统规划。

    首先,建立稳固的输出产品线。为挖掘版权输出市场,他们从源头抓起,在选题策划时就结合市场调研,注重图书外向性的提升和打造,使出版物具有更广泛的市场适应性和输出潜力。目前川少社的图书输出已经建立起三条稳固的产品线,即低幼图书、益智手工图书、儿童文学图书。

    同时,川少社注意在版权输出中,不是仅仅用单个产品去洽谈,而是用整个产品线去洽谈合作,这样的好处是利于对方出版社依托川少社的资源,建立自身的品牌和产品线。对此,川少社最大的感悟是,要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必须在输出版权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版权购买方的角度打量版权贸易。只有当对方建立起自身的品牌和产品线,出版社的版权输出工作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其次,出版社做好版权输出的售后服务尤为重要,不能做一锤子买卖。川少社自版权贸易之初,就注重与版权输出对象的售后服务。在版权输出合约签订和收款后,他们仍会与对方密切配合,及时向对方提供图书生产流程中所需的一切支持,无论是针对文本的详细解答、电子资料格式的调整,还是代为向作者征询更多的信息资料。

    他们曾与香港某出版社达成儿童文学“鬼马男生”系列图书的合作。由于该品牌图书已在川少社历时十年,版本也经过多次升级换代,因此当对方进入生产流程后,针对该系列图书的文本不断提出征询。川少社不仅详细解答对方提出的疑问,还对整个系列的发展变更作了阐释,而且为对方出版社提出了中肯的整改意见。当图书出版后,该出版社立即向川少社表达希望扩大合作,深化版权贸易的真诚意愿。这让川少社更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的售后服务对于长远、稳定的版权输出业务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积极主动拓展输出版图

    版权输出,亦如版权引进,有目标市场适应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深入了解贸易对象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阅读诉求,主动搜寻各类版权需求信息,才能抓住机遇拓展输出版图。

    据王建平介绍,目前川少社版权输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原因是文化差异相对较小。而对于欧美国家的版权输出,川少社也在积极推进。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川少社与美国圣智教育集团签订了“雪人的故事”系列图书的版权输出协议,实现了向欧美国家出版机构的版权输出。

    川少社认为,增强与各国出版机构的信息交流,积极主动搜寻版权输出需求,对构架稳健的版权输出市场非常关键。川少社定期参加国际性书展和图书博览会,如意大利博洛尼亚儿童书展、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及其他相关国际交流会,扩大对外交流,建立新的联系,广泛获取各类资源和信息。在每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王建平都会亲自带队,与前来的新加坡、越南等合作伙伴进行深入交流,并结合外国出版机构的出版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图书推介。目前,川少社已经与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泰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多家出版商建立了版权输出合作关系,定期提供样书和新书信息,有计划地开拓新市场。

    破解版权输出难题

    由于思路清晰,措施得当,川少社在版权输出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版权输出与版权引进相比,面临的困难更多。版权引进可以依赖不同版权代理机构与国外出版社沟通,但版权输出却主要靠出版社自身对外进行联络和图书推介。对此,川少社有哪些经验和体会呢?

    首先,开拓信息资源,消除沟通障碍。版权输出主要的障碍是与国外的出版方建立联系,推荐优质图书。为了更好地拓展版权输出的信息渠道,川少社不仅积极参加各种海内外书展,而且还通过已经建立合作的出版社、版权代理,结识更多地区的出版商和合作伙伴,以便逐步开拓新的版权输出市场。对外联络的渠道越多,版权输出的几率就越高。

    其次,找准输出定位,破解难以向欧美输出的困局。我国的图书要输出到欧美国家很难,主要因为欧美国家经济和文化实力较雄厚,且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川少社认为,要输出欧美国家,大致需要满足以下三点中至少一点:本版图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图书具有创新的特点,能与对方的出版品种形成互补;图书的作者具有国际知名度。

    川少社2009年输出至美国圣智教育集团的“雪人的故事”系列绘本,就是因为其作者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加之文本和插画均具有国际水准,因此被外方引进。据了解,川少社有一套“漫眼看历史”系列图书,是用漫画的方式演绎中国历史上具有传奇魅力的文化瑰宝的故事,目前正积极与法国的出版社沟通推介,以期达成版权贸易的合作。

    另外,川少社在版权输出中始终坚持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遵循国际惯例,注重版权贸易市场长远健康的发展。国际版权贸易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一种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川少社认为,在国际版权贸易中,无论与哪国的出版机构洽谈合作,都应该坚守民族文化气节,有文化自信,公平合理,平等交易。在价值判断上,不要重引进,轻输出。

    比如在版权输出洽谈中,由于东南亚国家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所以报价往往低于6%的国际惯例最低标准。面对此种情况,川少社不会为了实现输出而放弃基本贸易准则,宁可放弃合作,也不在文化输出价值上打折扣。例如川少社在与越南出版社进行版权贸易合作中,对方上报的预付金和版税低于国际标准惯例,多次协商沟通之后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川少社便放弃了该项输出合作。川少社相信,只要众多出版社团结一致,坚守民族文化气节,我国出版界就能在国际版权贸易的舞台上占据自己的地位,也才能维护我国版权贸易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作者:邹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