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西区):围绕产业 服务企业


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具有“国家级版权交易中心”称号,按照规划,中心设立西区和东区,西区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文化创意版权交易为主要特色;东区位于市北区,以工业设计版权交易为主要特色。近日, 记者 来到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西区)进行采访,全面了解了交易中心的运营情况。

2014年,西区被评为四星级版权服务中介机构,同时成为全市八家技术合同认证服务点之一,可以为所有的科技版权内容交易进行备案和确认。备案和确认,可为版权交易企业节约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按此发展,西区仅此一项每年就能带来超过3亿元的交易额和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创新价值。

科技文化服务夯实基础

据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西区)董事长安波介绍,中心自运营以来,重点围绕版权创意和文化科技,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服务、科技文化金融、科技文化产业运营三大板块,创建了切实可行的版权创意产业公共服务运营模式。

中心在科技文化服务方面,主要以版权登记服务、版权维权和版权质押评估为基础,以服务实体经济和创新产业为目标,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国际交往和合作。

据了解,中心去年普通著作权作品登记量已突破2000件,预计今年将过万件。由于中心的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和价格服务体系已经在青岛市场占主导地位,预计今年软件著作权登记服务量将占全市的70%以上。

在音乐著作权收费方面,中心是山东省“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首席代表,负责全省17个地市的宾馆、酒店、咖啡厅和商场等的背景音乐著作权收费,业务范围覆盖全省17个地市。此外还为影视企业、电视台和国内知名企业提供音乐维权服务。

中心还拥有全国领先的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对版权、商标、艺术品、设计、软件等提供国家级的评估和质押,帮助企业获得权威的价值认证并取得融资。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半年的谈判和走访,中心2013年年底与韩国国家电视台KBS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引进全国第一个“KBS环球数码体验城”项目,着力建设全国性的文化创意数码体验中心,创建西海岸文化产业新格局,促进蓝色经济快速发展。

中心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农业部黄海所、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驻青岛院校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在青岛市主管部门的帮助下,计划搭建国内一流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专利数据库,为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激励民族创新产业的发展作出努力。

牵手金融成“闯路先锋”

谈到在科技文化金融业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时,安波说,中心通过版权质押的形式与银行联手合作,成为版权创意产业数字化和文化金融融合时代背景下的“闯路先锋”。

据安波介绍,中心与中信银行青岛分行签约战略合作协议,意向授信10亿元,用于服务版权产业,为下一步的具体项目推进做好准备;与民生银行青岛分行合作为科技文化型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服务,总额度3亿元,是对青岛市创意文化和科技创新企业破格无抵押、无担保的一次重大扶持。在文化金融和中小企业股权上市方面,2013年9月,中心与“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签约,正式成为全省唯一“四板”证券市场的保荐机构,就是可以为全省的中小企业和创意文化企业进行上市孵化和股权交易保荐,再结合其他服务功能,中心已经成为一个可以为创意文化企业提供从确权、质押、评估、贷款到股权投资和上市的一条龙公共服务平台。2013年12月,中心受到邀请,参股贵州省唯一的“四板”市场——贵州省股权金融产品交易市场,抓住了全国最后剩余的入股省级股权交易市场的机会,此类股权中心每个省只有一个。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不仅走出了山东,而且极大地拓展了业务,可以为贵州省的文化和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服务,成为跨省的版权综合服务平台,对业务和产业发展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特色项目服务中小企业

在科技文化产业运营方面,中心利用权威性平台,建立了行业完整的产业链服务体系和平台,通过对接工业和文化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为广大中小创意文化企业和原创作者提供更多服务,同时也努力为中国创意产品走出去作出应有的贡献。

众所周知,版权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的核心就是“创意和创新资产的转化,创新和创意的产业转化”,而这正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弱点。对此,安波谈到,版权中心目前已经拥有了发证、确权、维权、质押的功能,如果能打通融资、投资、股权投资和上市孵化这个通道将会彻底摆脱现有的竞争对手在低端服务和销售额上的竞争,从而为权威性非营利的平台插上利润和巨大销售空间的翅膀,为文化产业的中小企业提供一条龙式质优价廉的服务。在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后,从2013年年初开始,中心的管理层一起设计和设立了“种子发展基金”发展模式,经过2013年全年的反复落实和研究,认为是可行的。于是中心克服了自有资金少,缺少专业团队的劣势,通过半年的努力募集到2000万元人民币作为种子资金,放大给创意文化和中小企业金额2个亿,并计划今年正式启动。成立后,将会成为山东省第一个以版权为核心的创意文化产业种子基金,影响深远。


作者:邹韧 来 源: 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布时间:2014年8月2 5 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