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德化:把版权保护工作做得如陶瓷一般漂亮

为打破制约陶瓷产业发展的瓶颈,有“世界陶瓷之都”之称的福建省德化县,积极引入版权保护机制,探索走出一条利用版权保护促进陶瓷产业发展的新路,得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国家版权局的高度关注。不久前,WIPO和国家版权局在福建厦门联合举行德化陶瓷产业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项目结项暨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调研项目成果——《版权保护促进中国德化陶瓷产业发展的研究》,让全世界共享“德化经验”。

2015年第二期版权相关热点问题媒体研修班借此机会走进德化,在感受德化陶瓷精美工艺的同时,了解德化陶瓷产业是如何在版权保护的作用下,从竞相仿制、互相压价的无序竞争状态,走上注重版权保护、崇尚创新研发、产业持续发展、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的良性发展道路的。

从宋代开始,德化陶瓷的精美就名扬海内外。而在当代,经过20多年的努力,德化的版权保护工作做得也是风生水起。德化县政府不仅获得了国家版权局授予的“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单位”称号,德化县还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全球进行的第二个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这些荣誉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德化人努力的结果。记者在采访中也由衷感受到德化的版权保护工作做得如陶瓷一般漂亮。那么他们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记者在实地采访中找到了答案。

行政、司法、协会齐上阵

“我们的版权服务体系是在2010年初步形成的,主要是通过行政、司法、协会‘三位一体’的方式,来促进陶瓷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德化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局长陈金殿向记者介绍说。

为了加强行政执法力度,2011年3月,德化县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了8名专职的行政执法人员,并对他们进行了执法程序、执法法律依据、侵权盗版的处罚等相关业务培训,目前8名执法人员均取得了执法资格认证。为了充分发挥执法大队反应快速和取证及时的特点,德化县开通了12318举报电话,执法人员会根据当事人书面投诉申请,迅速介入,固定初步证据,及时查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我们主要采用以案释法、事后许可、补偿出货等案件处理方式来解决各种纠纷,主要会查处仿造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签名及作品等恶劣的侵权行为。截至2014年9月,我们共受理侵权盗版案件37件,涉案金额502万元,受理的案件全部调处结案。还协同市支队办理了2起销售假签名作品的侵权案件,目前执法大队与县公安局正在努力查找源头。”德化县文化执法大队队长陈仁杰告诉记者。

对于陶瓷的版权保护,只靠行政执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司法保护才能更有效。据德化县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邓瑞珊介绍,为了方便德化陶瓷企业的司法维权,在2011年4月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德化设立了全省首个知识产权巡回法庭,主要受理德化辖区内的一审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自从该法庭成立后,法官们主动走访了陶瓷企业及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了解版权、专利、商标的登记、保护情况,以及陶瓷企业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际需求。后来,为了解决巡回法庭立案审批还要送到中级人民法院的情况,县政府和法院积极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在德化县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庭的申请,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自2013年6月14日起德化县人民法院有权审理部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并于2014年4月22日,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

除此之外,2014年1月10日,德化县由企业发起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县级版权协会,协会内设版权登记、版权咨询、版权调解和版权交易4个服务中心。据陈金殿介绍,现在版权登记服务中心免费代为企业办理版权登记,同时还会对版权登记作品进行三维图案保存、建立检索系统,并进行初审,初审后的作品会通过互联网报送到省版权部门审核,省版权局审核同意后由版权登记服务中心发放作品登记证书,版权登记服务中心还会定期送纸质资料到省版权局存档,从协会成立以来共为企业免费登记6189件作品,而所需的一切费用则由德化县财政予以补贴。

“组合拳”套路简便易行

自从版权协会成立以来,德化县就开始了行政、司法、协会联合出招的“组合拳”套路。他们成立了一个由县法院法官、版权单位行政人员、律师、陶瓷工艺大师等人员构成的版权知识咨询专家组,为陶瓷企业免费提供版权方面的咨询服务,目前已经为企业提供了510人次的咨询服务。

而德化县人民法院则针对陶瓷作品版权侵权人销售账册、凭证及被控侵权产品等证据易被转移或灭失的特点,于2014年5月出台了《知识产权案件“1小时”证据保全规定》,建立了由院长统一指挥,知识产权庭具体负责,立案、执行、法警多部门联动的证据保全运作模式。邓瑞珊告诉记者,通常是在接到申请人书面申请后的1小时内,法院会作出立案决定及裁定书,并赶到现场实施保全,这样可以非常及时地进行证据保全。自从该机制运转一年来,已经在诉前快速采取证据保全措施49件次,有效地遏制了转移、隐匿侵权证据等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

德化县还有一个创新,那就是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据陈金殿介绍,他们尽可能以调解方式来化解知识产权纠纷。创建了县知识产权庭、县版权局、工商局、科技局、版权协会、陶瓷同业公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德化县版权协会的调解中心成立了一个由版权协会人员、法官、律师、版权局公务员组成的调解工作小组,对版权纠纷实行立案前调解,如果调解破裂才会鼓励企业寻找行政保护或司法诉讼。版权协会成立一年来已经成功调解版权纠纷13起。

“我们曾调查过一个案子,原告上海盈扩实业有限公司诉德化的3家电子商务企业侵犯了该公司的《爬缸仰望天空》、《仰望星空》、《小时光》等系列36个作品著作权纠纷案件,法院针对权利人已经起诉的8件案件采取了打包调解的方式,促使双方当事人‘一揽子解决纠纷’,成功地诉前调解纠纷108件,避免了无休止的诉讼。”邓瑞珊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利用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德化县人民法院诉前化解纠纷38次,以调解撤诉的方式结案76件、调解撤诉率达到87.4%,有效地节省了司法资源。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德化县通过版权保护形成的合力,不仅鼓励了创新,还促使德化陶瓷产业得到良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德化县每年投入创新资金3亿元以上,年开发新产品2万多件。全县陶瓷业产值从2000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77亿元,出口交货值从2000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23亿元。

作者:邹韧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布时间:2015年 7 月 1 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