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 由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主办 、 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协办的“网络游戏的版权保护”研讨会在京举行 , 来自知识产权界的学者 、 法官 、 律师 、 游戏企业法务等共同探讨网游版权保护难题 。
据了解 , 近年来 , 我国网游产业快速发展 ,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相关法律问题引发业界关注 。 研讨会结合当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典型案例 , 就网络游戏的法律性质 、 版权保护对象 、 改编涉及的问题 、 侵权判定标准 、 应用软件发布平台商的侵权责任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曹丽萍结合多年的审理经验 , 总结了网络游戏类案件的三大特点:网游类案件数量占比较小 , 但影响大 ;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 移动端游戏案件正在不断增多 ; 游戏的复杂程度加深 , 审理难度不断加大 。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曲三强认为 , 在网游案件审理过程中应该抓住“作品”的基本构成要件和原则 , 而网络游戏的本质是程序设计 , 是设计者思想的表达 , 应依法受到保护 。 而至于如何在法律和技术上进行保护 , 提供什么样的保护 , 则需要摸索和探讨 。
作者:衣朋华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 发布时间:2015年 7 月 1 7 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