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与平台须共存共赢

如今,互联网内容创作迎来大爆发,从微信到百度百家,再到今日头条等,都纷纷采取措施鼓励原创,这是平台发展的内在需求。

与传统媒体相比,今日头条这类新闻资讯 APP 并不具有采编资格,也不直接产生内容,却能凭借技术优势,比如独创的算法或推荐机制,在热点新闻或资讯筛选方面形成一定的竞争力,使其在手机用户中颇受欢迎。但同时,这类 APP 自产生之初就面临巨大的版权压力和风险,不仅纸媒等传统媒体向其施压,门户等互联网媒体也在不断向其施压。如今日头条多次遭遇包括传统媒体及互联网公司在内的诉讼,这足以说明这类新闻 APP 当前所处的现实困境。

从应对机制来说,新浪等在内的很多互联网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早已建立转载或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合作关系,每年为此支付巨额资金。对于类似今日头条这样的 APP ,如果完全效仿这种做法,其自身的资金实力未必能支撑其业务发展,而借助用户生产内容( UGC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实践情况来看,有价值的内容是稀缺的,简单依靠 UGC 产生的内容,需要类似今日头条这样的 APP 加大人工审核及筛选机制,而这无疑是低效的。事实上,有价值内容的形成是需要创作者投入巨大的精力,并不是普通用户能创作的,它可能需要相当的专业素养和经验积累才能创作出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从 UGC 内容过渡到 PGC 专业用户生成内容,是提升类似今日头条这类平台价值和内涵的重要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平衡创作与回报的问题,也就是智力成果变现的问题。今日头条将原创者文章中的广告产生的费用全部支付给创作者,能很好地解决创作和收益的问题。当然,如果平台价值不大,其本身的广告价值也有限,这就需要平台不断推出举措以维护 PGC 创作队伍的稳定性。否则,优质作者的持续流失会让这类 APP 失去价值。

作者:李俊慧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资讯网 发布 时间: 2015 年 9 月 22 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