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版权登记量“屈指可数” 市版权基层工作站成立一年多仅30余件作品进行登记

“作品被‘山寨’,而且在公开场合展览,目前我们正在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这已经持续了四个多月了……”谈起自己作品“被山寨”,泥塑家刘沅声有点无奈。

在 梅州 市,像刘沅声一样的创作者不少,但如果他们的作品被侵权,而在举证过程中又没有强有力的证据,在费时费力后这些创作者们或仍将面临“哑巴吃黄连”的窘境。但如果创作者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版权登记,这种情况可能就不会发生。所以,对于维权过程中的举证来说,是否进行了版权登记就显得格外重要。

记者日前从 梅州 市文广新局了解到,市版权登记工作起步较晚,与珠三角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014年8月, 广东 省版权局批准 梅州 市设立了市版权基层工作站,同时批准梅州客家梦工厂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为作品登记代办机构。根据广东版权基层工作站(梅州站)的数据显示, 梅州 市多数企业、个人对登记版权似乎并不热衷,该工作站成立一年来,全市仅30余件作品进行了登记,而在梅州站之外登记的版权作品也不超过百件。“在我们走进企业开展宣传时,发现很多企业的产品也没有进行版权登记。”梅州客家梦工厂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谢战雄告诉记者,版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亦称著作权,版权登记的主要作用就是确权。“进行了版权登记,有了作品版权登记号,遇到被侵权时,我们就可以拿出证据维权。”谢战雄说。

进行版权登记有利于保障企业和个人自身权益,但为何却难以推广?谢战雄分析,目前版权登记作品一般只能以单件计算,并不能以系列登记,且很多企业、个人并没有意识到版权登记的作用,所以版权登记数量少。市文广新局新闻出版科科长涂志军说:“今后我们将利用每年的‘4·26’知识产权保护日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都能意识到版权登记的作用,促进版权产业发展。”为保护个人及企业文化创意产品的合法权益,该局今后也将进一步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加强版权保护力度,推动 梅州 市版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 郑炜梅 来源:梅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3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