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权保护先跨“意识”坎儿

互联网虚拟、开放的特性,为版权与互联网的“亲密接触”带来了很大挑战。

在早期介入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意识里,“版权”很少能够进入他们事业发展的视野。当时,恐怕只有如何避免版权纠纷这样的考虑。在这样的网络文化喂养下,中国网民逐渐习惯了“免费午餐”,当网络付费时代来临时,很多网民觉得不习惯,甚至反感。

网络版权保护之所以是一道难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公众的版权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整个版权市场法治化严重不足。近几年来,无论是因为自身平台存在盗版问题受到相关部门查处,还是互联网企业之间因为版权问题的“内斗”,都让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逐渐明白:原创得不到版权保护,创新就会失去动力,长此以往,网络将会面临“无米之炊”。

因此,解决网络侵权盗版问题,除了以政府为主导,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政监管等多方面入手外,更需要互联网企业在版权保护上主动作为,同广大网民一起跨过网络“免费午餐”这道意识上的坎儿。这既能保障互联网企业的长远利益,也是网络版权保护的必然之举。

作者 : 岩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 时间:2016 年 4 月 27 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