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以来,成都市以作品登记制度改革为契机,全力推行作品著作权(版权)免费登记工作,从经费保障、服务主体、制度建设、宣传服务等多方面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夯实版权保护第一步。“成都市版权工作已从以往打击盗版、维护权益,进入到版权保护、管理、服务、激励、运用,着力点也转移到鼓励创新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来。”成都市版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以来成都全市著作权登记数量暴增,截至5月25日,成都市完成作品著作权登记9042件,是2015年同期登记量的3.7倍,其中文字作品、美术作品登记量增长较为突出。
“成都市2016年作品著作权登记量猛增,其中文字作品、美术作品登记量增长较为突出。”成都市版权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随着版权工作不断深入,如今成都很多企业版权保护意识大大增强,文字作品小到一句广告语大到剧本,大家都愿意来登记,先版权登记再交易的版权理念,可谓深入人心。
“有很多人都问我,如今版权登记不收费了,是否证书含金量就下降了?”成都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工作人员赵燕说,实际上,版权免费登记是政府为著作权人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著作权人登记费用政府买单,丝毫不会影响证书含金量,由版权局下发的版权证书,在全国乃至伯尔尼公约成员国都具有效力。
赵燕说,大家还很关心版权登记的作用,作品版权登记和商标注册是否冲突等问题。赵燕解释说,作品版权登记是一种行政认可,是一种权利证明,可作为初步证据使用。作品版权登记和商标注册并不冲突,同一部美术作品既可以进行作品版权登记,也可以进行商标注册。
作者:王梓均 来源: 成都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 6 月 28 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