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强化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

自今年起,济宁高新区开始着手创建“版权保护示范园区”,全面实施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四大工程。目前,通过年初建立的版权登记服务平台,已审查办理版权登记作品200余件。此举将对科技新城建设、产学研创新等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据了解,截止到2015年底,国家通过的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共有8个,济宁高新区国家级版权保护示范区的创建,为区内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平台,对于引领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高新区拥有各类企业4000余家,区内规模以上企业600余家,2015年区内企业申请国家专利1031项,申请版权登记的不足200项。区内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认识与重视程度和维权意识不够,对自身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没有保护。如区内某些重点企业的品牌及logo被外地企业抢注,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另有一家企业自主研发的成果被外地一家企业仿制并大量制造,对该企业的产品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侵权案件的发生,给区内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实行版权登记后,将为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加上一道护身符。

为推进版权保护园区的建设,高新区将重点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软件正版化。首先在区内机关、事业单位率先开展软件正版化,将软件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范围,在此基础上推动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及国有企业达到软件正版化。高新区将制定出台鼓励企业推进软件工作正版化的奖励和扶持政策。二是开展版权执法,打击侵权盗版,维护企业创新成果。组建版权执法机构,充实执法力量,配备相应的执法设备,加强日常监管,对侵权盗版行为严加查处,保护区内版权产业健康发展。三是鼓励企业进行版权保护示范企业、示范园的建设,全面推进高新区的版权保护工作。四是充分发挥版权登记服务平台和版权交易服务平台的作用,强化版权登记作品成果的利用,助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作者:王中兴 来源:济宁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6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